第七个世界害虫日世界害虫日全国公益活动顺利举行,今年的主题是“虫控新主张,生活更健康”。2023年世界害虫日全国公益活动(主会场)顺利举行,通过举办院士科普活动、答疑活动、公益活动短片展播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病媒防控科普宣传,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据了解,世界害虫日旨在每年以主题日的形式开展病媒防控科普宣传,引起各国政府、公众、媒体及社会各界对害虫和致病微生物问题的重视,并开展统一行动,消除疾病传播危害,普及科学防制理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徐建国表示,2023年世界害虫日的主题是“虫控新主张,生活更健康”。经过新冠疫情三年,大家更加明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今,人们更加注重环境治理和倡导健康生活新方式,也更加重视病媒生物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希望大家利用好世界害虫日这个公益日活动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把绿色除虫防虫理念真正送到百姓手中;要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让活动更加喜闻乐见、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落实好健康有关政策,提升行业科学防控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院士科普活动。h很多野生动物携带大量病原菌,而野生动物粪便标本携带的细菌绝大多数是未知细菌,旱獭粪便菌群97.84% 是未知细菌,藏羚羊粪便菌群99.88 % 是未知细菌, 秃鹫粪便检测的120种已知细菌中45种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我们只了解了一亿分之一“种”的微生物,对这些未知微生物,我们还不知道哪些致病,哪些不致病,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传染病的威胁是持续存在的。我国未来新发传染病威胁绝大多数和野生动物、有害生物相关,如蜱、鼠等大多数有害生物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但目前研究并不深入。以蜱为例,其携带病原体的种类最多。目前已经发现有890余种蜱,携带220余种微生物,其中100余种是致病性的,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我们需要主动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发传染病。因此,需要主动预防,把防控工作开展在新发传染病疫情发生之前,把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害虫管理协会联盟第15届、16届主席,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害虫日首倡者黄晓芸介绍了世界害虫日成立的初衷及世界害虫日开展情况。从2017年世界害虫日成立以来,已经有近100个城市组织参与了世界害虫日活动,组织方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企业,也有社区等,活动形式多样,比如,有害虫标本展、科学用药指导、游戏、歌曲、动漫、讲座、弱势群体免费入户除虫服务等等,目前这项公益活动已经真正成为深入群众、让群众受惠的科学虫控科普平台。
本次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世界害虫日全球公益活动2017-2022回顾片”,科普动漫《该死的蚊子包》《趣话苍蝇》以及全国各地优秀公益活动短片展播活动,并为2023年世界害虫日主题秀优秀科普视频、“我为世界害虫日”代言2023年公益明星举行了颁奖及绶带仪式。2023年国内50多个城市在害虫日期间同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